很多觀眾常常會評價一部影視作品太“平”或“單調呆板”,除了運動鏡頭較少、畫面切換頻率低等原因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部影視作品在拍攝過程中缺少演員走位與調度思維。電影創(chuàng)作者們如何將一些常見的生活鏡頭拍得引人入勝的?
一個重要手法就是依靠演員走位,即Blocking。走位就是表演過程中對演員位置的精準定位安排,在電影中,常常指的是演員在構圖中的位置。對某一場景安排走位的時候,電影人應該考慮兩種視覺要素:1、空間;2、形狀?紤]這些因素,才能讓所有拍攝對象的走位在視覺上更靈活動感,表達豐富的內涵。
首先是空間。如《公民凱恩》“透過窗戶拍攝小男孩在戶外玩雪”的鏡頭段落。這個場景開始是一個雪地里玩耍的男孩,鏡頭向后移動拍攝出屋內家長激烈的對話,這場戲的利害關系幾種在男孩查理身上,導演將其精心編排在窗框內,貫穿這場戲(如下圖)。他的一側是父親,站立著表示反對,但因遠離攝影機而顯得身影較小;另一側是母親,構圖中離鏡頭更近,人身更大,更有威嚴;男孩是畫面中占據(jù)面積最小的;通過此處的視覺對比效果,刻畫出張力和人物重要性。

其次是形狀。影視作品中有三種基本形狀:圓形、方形和三角形。一切走位都可以轉化為這三種基本形狀,甚至演員的面部也可以;拘螤钭詭囟ǖ那楦刑刭|和預設:圓形具有安全感和包容性;方形限制了空間,把某人困在其中;三角形尖銳,有侵略性。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影視作品畫面中的一切元素都是由創(chuàng)作人員深思熟慮、精心布置后的結果。在拍攝現(xiàn)場,創(chuàng)作人員應隨時關注、掌握演員走位與構圖,識別基本形狀的基礎上,牢記每種形狀的情緒表達,處理好空間的前后關系,才能夠在有限鏡頭中表達豐富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