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追求的東西因人而異!
“世人勞勞碌碌,不外兩條船:不是追名,就是逐利!”傳說這是乾隆一次下江南時,
指著江中的船,對眾大臣說的這句話。然而,人生的追求又豈止名利!莊子說:“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人的一生是有定數(shù)的。但是,對于知識的學習,卻是無窮盡的。無論是分門別類的學習,還是綜合全面的學習,就算人一輩子不分白天黑夜的擠時間去學習,都是學不到頭的。何況這根本就不可能!但即使這樣,人還是得去追求知識,學習知識!讀書,就是最便捷最實用的求知途徑。不只讀教科書,除了自己喜歡的書,還得讀有價值的書,與人生相關(guān)的書。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是黃庭堅的名言。套用它,說得明白些,在這信息時代,應是“三日不學習,便要落伍”。有些人說忙得沒時間讀書學習,真的嗎?怎么能夠說有或沒有時間呢?我們的一切都有它的功勞,都可為它所擁有。其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有的人不珍惜罷了,不僅揮霍而且極其藐視時間,把它給予的所有隨隨便便地混過去了。
世界美好,而我們年輕!洋溢著青春氣息和歡欣自信的這句話,正是道出了我們青少年最大的資本,最令人羨慕的便是--時間。讀書學習,是青少年最當緊的。因為有充足的時間,便有很多的學習機會,也就有了更多的無限可能。讀書越多,學的知識也就越豐富。這樣,將來的路子也就會寬一些,成功機率大一些。青少年時期,是人才思敏捷,思維活動最活躍的時期。所以,這時讀書,獲得的知識,是最難忘的。年輕的一代,要真正的在風貌、智慧、才學上給人以美感,沒有厚實的知識作鋪墊,是萬萬不行的。只要不輕言放棄,從頭開始,只要牢記“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還怕什么,年輕人?
人生的意義,就是去追求知識,獲得知識,升華人的精神境界和靈魂.不然的話,與其他動物又有何異呢?
書,是人類智慧與才華的結(jié)晶,“是這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精神上的遺言” 。培根說,書造就完全的人格。
馬克思說他最喜歡的事就是“啃書本”。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作家柯靈稱書是他“青春期的戀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