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中秋,今又中秋。中秋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也是中國人團聚的日子。“花好月圓人團聚”、“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之夜,碧空如洗,圓月如盤,每當此時,我就會想起古人吟詠中秋寄托思念的詩句。如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無不表達了人們的賞月之情、思親之心。
中秋賞月,必吃月餅。關于中秋吃月餅的淵源,最先見于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可見這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每當中秋之際,兒時唱過的兒歌《爺爺為我打月餅》總在腦海浮現(xiàn),那優(yōu)美的旋律似乎把我們帶回了童年:“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塊月餅一片情啊。”此時此刻,月餅的香甜美味似乎在誘惑著我們的味蕾,令人欲罷不能。當然如今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不用再自己打月餅了,商場超市里,月餅的種類花色越來越多,工藝越來越考究,咸、甜、葷、素各具其味,琳瑯滿目,顧客盡可自由選購,給親友送一盒,既表達感情,也增進友誼,何樂而不為呢。
最浪漫幸福的場景,當然是一家人圍桌而坐,舉首望明月,低頭吃月餅,清風徐來,明月朗照,談笑風生,載歌載舞,神仙日子,亦不過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