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大地抹上一層淡綠的時候。也是養(yǎng)蠶最好的時機。
小時候,我可是周圍同學(xué)們當(dāng)中養(yǎng)蠶最多的,足足養(yǎng)了幾大席蔑。每當(dāng)深夜,我在堂屋中都可以聽見,這些小精靈們啃吃樹葉,發(fā)出清脆的“莎莎”聲。
每到天氣漸暖,我們這些孩子們早就按捺不住了,找來一些像火柴盒之類的盒子,里面塞滿棉花,將布滿蠶卵的紙片,放在里面,揣在胸膛口袋,用體溫“暖蠶”。蠶卵呈黑色,大約有芝麻粒大小,起初蠶卵頂部有些凹,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鼓了起來,有點像孕婦的肚皮子,越近臨產(chǎn)期就越來越鼓了,顏色也漸漸泛白,隱隱可以看見一個黑色的小點。當(dāng)黑頭黑腦袋的蠶蟻,爬出卵殼時,整個卵的顏色也就變成了白色。等待蠶蟻的出世其實只要幾天,這要論天氣而定,氣溫高時2-3天,就是較低時也就一個星期罷了。可是這對我們來說,就顯得特別的漫長,總渴望著它們能在一瞬間就出來。往往,將揣在懷里的蠶卵,時不時取出來瞧瞧,觀察著蠶卵的變化。在課堂上也不例外,因這事,老師沒有少批評過。
生命的孕育是漫長的,也是艱難的,同樣也是喜悅的。某一天,突然取出小盒子,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小毛毛蟲,爬滿了棉花團(tuán),這一剎那,是令人非常驚喜的。那些小家伙,沒約2-3毫米長,通體黑色,毛絨絨的,向前一蠕一蠕的,很有節(jié)奏。趕緊取根雞毛,將它們輕輕掃落在鋪展好的報紙上,采一些蒲公英的嫩葉子喂養(yǎng)。本來,桑樹、柘樹的葉子都是可以用來養(yǎng)蠶的,但這些葉子葉質(zhì)比較厚,對于出生的蠶蟻來說,咀嚼起來就困難了。初春,蒲公英的嫩葉,水靈多汁就成了最好的食材。
短短一個星期,那些蠶蟻就長到幾厘米了,身子粗壯了不少,顏色也漸漸變白,自然食量也大了。別看,這樣小家伙們,看起來細(xì)嚼慢咽的,一會兒工夫圍起來就可以將整片葉子啃得精光。我養(yǎng)的蠶特別的多,采葉子就成了一個挺麻煩的事情。雖然在這個時候,桑樹、柘樹都長得很茂盛了,但村子里的桑樹種的很少,只有在村墳地里的幾個墳頭上有幾棵桑樹,還算枝繁葉茂,容易采的。往往采了一大背簍的桑葉,一天的時間就被它們吃光。到了第二天,整個篾席上只剩下了赤條條的白色蠶蟲。撒上葉片,它們又像占領(lǐng)高地那樣,一個個爬到了嫩綠的葉片上面進(jìn)行“圍剿”。但到了下午,又吃完了。這可把我忙得不可開交,一放中午學(xué),就顧不得吃飯,趕緊背起背簍,四處找葉子。在村里的南崖邊,有一溜的柘樹,那高崖足足有三米多高,采摘起來有些危險。但我也顧不得那么多,只能小心的采摘一些,解解它們的臨危之饑。時間長了,我對自己做了一個安排,由于放學(xué)時間短,就到較近的南崖邊采摘柘樹葉子;星期天有足夠的時間,我就到較遠(yuǎn)的墳地里去采桑樹葉子積攢下來。這樣的安排,雖然較以前讓我有所輕松了,但那么多的蠶蟲不停地吃,還是讓我忙活不過來。有時候?qū)W習(xí)緊,采摘桑葉的事情自然就由父親帶勞了,自然感到挺過意不去的,但父親從來沒有埋怨過我,還時不時幫忙換葉子、清理蠶糞。清理蠶的糞便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往往要占用我星期天好長的時間。一到雨天,就更糟糕了,一旦沒有了桑葉,就要冒著雨淋,爬樹摘葉子。自己年齡小,父親不愿讓我去,就撐一把雨傘,背著背簍去摘葉子。回來的時候,父親已經(jīng)渾身濕透了,看了讓我很不忍心。被雨淋的葉子,蠶吃了會“拉肚子”,我們一家人又要將這些葉子一片片晾干,然后才給蠶喂養(yǎng)。
到快收割麥子的時候,蠶蟲的身體,漸漸地變得發(fā)黃通亮,也不再進(jìn)食,這是它們要“結(jié)繭化蛹”了。我拿來家里的掃帚、笤帚,父親用高粱桿也扎了不少,將這些蠶蟲們,又一只只捉上掃帚,等待著它們吐絲結(jié)繭。幾天時間,就掛滿了白色、深黃、淺黃色的蠶繭,個個精巧可愛。“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也將預(yù)示著蠶奉獻(xiàn)完自己的一切后,離生命的結(jié)束為期不遠(yuǎn)了。幾天后,我發(fā)現(xiàn)蠶繭破出了一個洞,旁邊停落了一只只撲哧著翅膀的白蛾。我鋪開紙,將它們捉放在上面,等待著它們產(chǎn)卵。脹鼓鼓的身體,產(chǎn)完卵后,干癟了許多,沒幾天就干死在了自己的卵旁。短暫的一生就這樣悄無聲息的結(jié)束了,沒有葬禮,沒有贊嘆,只留下的是密密如織的等待明春破殼而出的蠶卵和掛滿掃帚的彩色蠶繭。
養(yǎng)這么多的蠶,就夠勞累的了,父親告訴我,你這樣一年一年的養(yǎng)下去太多了。因此,在“羽化”前,母親就搭起蒸籠將這些蠶繭蒸熟了,足足蒸了好幾大蛇皮袋子。前年,在清掃房屋時,還看到了懸掛在頂樓大梁上的那幾大袋子蠶繭,都十多年了。蠶糞,細(xì)心地母親也沒有舍得丟棄掉,給我做了一個枕頭。聽母親說,枕這種枕頭,利用清腦,很有益的。我沒有想到,蠶小小的身體中暗藏著這么多的“寶”處。
養(yǎng)蠶雖然是很累的事情,但它讓我獲得了不少童年的樂趣,也懂得了生命的短暫和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