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大家呼朋引伴,驅(qū)車去林州瞻仰慕名已久的紅旗渠,這是一個心儀已久的人工“天河”,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在行旅途中,大家聊起兒時觀看《紅旗渠》紀(jì)錄片電影時的動人情景,電影主題曲的優(yōu)美旋律在耳畔輕輕飄起:
劈開太行山,
漳河穿山來,
林縣人民多奇志,
誓把山河重安排,
……
時值暮春季節(jié),綠肥紅瘦,槐花芬芳。
在紅旗渠景區(qū),滿目青山,層層疊疊。溝渠邊、山坡上多植槐樹,蓊郁如蓋,開著紫白的花兒,一大嘟嚕一大嘟嚕,肆無忌憚地擁簇在枝頭,就像少婦的耳墜子,搖曳光鮮,風(fēng)姿綽約。濕潤的空氣中散發(fā)著怡人的甜味兒,寧靜馨香,惹的蝶飛蜂舞。養(yǎng)蜂人曾經(jīng)說過:這兒的槐花蜜是上等佳品。
紅旗渠穿山越嶺,逶迤而來,渠水漣漪,潺緩淌流,步態(tài)輕盈,從容優(yōu)雅,給人一種久違的親近親切。
參觀紅旗渠展覽,仿佛進入一個強大的磁場氣場,圖文資料展示了一組讓人震撼的數(shù)據(jù):紅旗渠從1960年2月動工,到1969年7月建成,歷時10年?偼豆3740.2萬工,總干渠、支渠和斗渠總長度1525.6公里,削平山頭1250個,打通隧道211個,挖砌土石方2229萬立方米,相當(dāng)于從哈爾濱到廣州修筑一道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同時,還配套修建了小型水庫48座,塘堰346座,各種建筑物12408座,架設(shè)渡槽157個,還建起了揚水站、水電站等等,重新安排了林縣的山山水水。
紅旗渠的修建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一種不畏艱苦、頑強抗?fàn)、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和氣節(jié)。近年來,人們似乎對“人定勝天”、“愚公移山”、之類的說法有些不以為然,但我卻感到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這是一種氣節(jié),氣壯山河回腸蕩氣;這是一種意志,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這是一種力量,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中午時分,我們走過云步橋,就到了紅旗渠最著名的景區(qū)青年洞。
站在青年洞口,看腳下云霧纏繞,聽漳河水涌進洞中,仿佛看見了當(dāng)年300余名青年突擊隊員,他們腰系大繩下到山間,用蕩秋千的方法到達渠線,并在堅硬的石英巖懸崖峭壁上掄錘打釬、劈山鑿石,用自己的血汗筑就了長616米、高5米、寬6.2米的紅旗渠青年洞。
青年洞是紅旗渠建設(shè)工程最艱巨的地段,記得當(dāng)年觀看《紅旗渠》電影時,對青年洞有過濃墨重彩的描述,被稱之為“硬骨頭工程”
后來,我們乘坐小游艇泛舟青年洞。洞內(nèi)光線幽暗,水流潺湲,頭頂巖壁森然,人工打鑿的印痕依稀可見。我又一次細細打量了這穿山而來的漳河之水,宛如一部回蕩于太行山谷之中的交響樂,場面宏大,氣勢恢宏。
離別時,我再次打量溝渠邊、山坡上的槐樹,蓊郁如蓋,開著紫白的花兒,擁簇著崇山峻嶺的人工天河,內(nèi)心感概,耳畔仿佛又回響起那熟悉的旋律:
劈開太行山,
漳河穿山來,
林縣人民多奇志,
誓把山河重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