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4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初心和使命的中國共產黨,又一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剛剛過去的十九大意味著對十八大至今的總結和回顧,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階段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總書記的報告為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指明方向,報告內容內涵豐富、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順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黨的十九大是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會議,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提出了新的歷史考驗,確立了新的奮斗目標,作出了新的戰(zhàn)略安排,擔負了新的時代使命,是新時代我黨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我黨歷史實踐脈搏和理論創(chuàng)新進步的視野,深入分析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黨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與我黨已有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一脈相承、有機統(tǒng)一、不可分割,為新時代的中國實踐與全球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報告貫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主線,站位有高度、視野有寬度、思想有深度、攻堅克難有力度,統(tǒng)籌駕馭有維度、謀篇布局有廣度、對癥施策有精度,低調務實不張揚,用真心講出了人民心愿心聲,體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我黨的高度自信與高度清醒。在十九大全球溢出效應背景下,我們應該著眼我國高等教育,著眼學院發(fā)展實際,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用全球視野提升思想認識和辦學能力,推動一流品牌型大學建設。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問題,強調要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的提出,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在優(yōu)勢、世界意義和未來發(fā)展的集中闡釋。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yè)。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四個自信”對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四個自信”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它是經過幾代共產黨人的接力創(chuàng)造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要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
學院黨委按照統(tǒng)一部署,對各黨支部書記、委員和全體輔導員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和高校輔導員,我們深刻領會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方略,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要學以致用把學習貫徹活動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結合起來,深刻領會十九大報告關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各項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學院轉型建設步伐。要緊密結合學校和發(fā)展實際,把黨的十九大報告確定的重大方針政策、重要目標任務與我院辦學實踐、發(fā)展目標結合起來,與謀劃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結合起來,在學習的基礎上,深刻領會新時代的新使命、新形勢、新要求和新任務,不斷增強問題意識,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舉措,不斷激發(fā)前進定力和活力,努力推動學院品牌建設。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高校輔導員,要牢牢把握學習契機,充分珍惜學習機會,以堅忍不拔的姿態(tài)推動創(chuàng)新,樹立“替家長著想,為學子負責”育人理念;要建立青年興國家興的格局和視野,從專業(yè)知識領域為國貢獻,努力提升學生管理水平,積極研究現(xiàn)實問題,客觀分析工作瓶頸,為“成人成才”教育打下堅實基礎;要加強知識交流和學習,在學術論壇和成果匯報中展現(xiàn)亮眼的“成績單”;要深入學生管理一線,走入基層了解情況,善于揭示新形勢下學生管理的困難,為創(chuàng)建一流品牌型大學獻計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