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教學模式主要是依托互聯(lián)網采用研討教學來翻轉課堂,主要包括課前準備、課上研討和課后提高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形成學習效果的疊加效應。
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依據教學大綱將課程知識體系進行模塊化分解,再將每個模塊劃分為若干知識點,根據知識點制作微課、PPT、練習題,準備參考資料,并且設計每個模塊的實踐項目、案例或研討問題等。然后,教師將事先準備的微課、PPT等資料通過微信、QQ、在線課程平臺、雨課堂等互聯(lián)網媒介提供給學生,將學生劃分為若干項目團隊,向學生布置研討任務,公布課堂研討流程以及評價標準。接著,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教師提供的資料,各團隊依據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分工合作,自行收集和分析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完成課堂研討的準備工作。在這期間,教師需要通過互聯(lián)網媒介進行在線指導、快速答疑,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和效果,并發(fā)現(xiàn)和解決新問題,不同團隊之間也可以實時交流、分享。
在課上研討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對學生課前準備的反饋情況進行簡單的總結,對其中的難點、重點以及誤區(qū)等進行解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各知識點及學習任務,并指導學生對前期成果進行進一步交流、自評與完善。然后由各項目團隊對其任務成果進行展示和匯報。接著通過面對面或互聯(lián)網媒介進行團隊互評、答辯、競爭等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接著進行教師點評,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討。最后,教師評定團隊成績,布置下一次學習內容和研討任務。
在課后提高環(huán)節(jié),可以由教師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新的參考資料,指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研究,也可以由學生提出課堂研討中的疑問或新的問題,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媒介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并不斷總結和改進以往課程中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