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理念是管理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公平指公正與平等,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公平理念在管理中的意義在于具有激勵功能,因而公平是構(gòu)成一個單位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公平為管理提供了一種穩(wěn)定機制,這一點在宏觀意義上更為突出。所以,組織中的公平問題是管理者要著重解決的問題,要清醒的認識到公平不僅是一種平等權(quán)利,而且是一種社會心理狀態(tài),要讓組織成員在組織中感受到公平,那就要確立成員公平感。
在授課中,為同學們首先介紹什么樣的狀態(tài)是一種公平狀態(tài),引入了相對報酬的概念,那就是組織中的成員會把自己在組織中的收入和付出的比值,與組織中和他各方面情況相近的一個成員的收入和付出的比值進行比較,也就是把自己和比較對象的相對報酬進行比較,當兩者相等的時候就感覺到公平,當兩者不相等的時候就會感覺到不公平。隨后,為同學們拋出討論題,當感覺不公平的時候人們會怎么想以及會怎么辦?并提示同學們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對待不公平的現(xiàn)象是什么樣的反應。
通過同學們的探討,多數(shù)人認為出現(xiàn)不公平的感受時,人們就會抱怨,甚至詆毀相關(guān)的人或事,并自覺的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以實現(xiàn)公平。我總結(jié)了同學們的認識并提出問題,我們個人感受的不公平就是客觀真實的不公平嗎?這個問題的提出讓同學們有些疑惑,針對大家的疑惑,我給同學們拓展了決策心理學的知識。由于我們對自己的收入和付出很清楚,但是對比較對象的收入和付出的信息不夠完全,尤其是對其付出的衡量可能更多的是對有形的付出,而無形的付出就忽略了,甚至有形的付出我們也沒看到,也就是沒獲得這些信息,這樣當我們在衡量是否公平的時候,無形中就拔高了對方的收入或降低了對方的付出,進而把一種客觀真實的公平狀態(tài)改變成了不公平的狀態(tài),隨之產(chǎn)生了不公平感,導致影響了組織的聲譽行為,使組織凝聚力和效率下降。
根據(jù)上述論點,最后總結(jié)公平理念在同學們的實踐中的運用。特別指出,當同學們與人交往的時候,稍有不公平的感受時也許真實情況是公平的,要換位思考,站在對方角度看是否公平,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指責對方;當同學們感覺與人相處時對方受了點委屈也許對方受的委屈已經(jīng)很大了,這是對對方的不公平,所以要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實現(xiàn)真正的公平。同理,組織中的公平問題也是如此。
通過公平理念的學習,矯正了同學們的認識,解決了同學們?nèi)穗H交往中的公平問題,增加了組織中人們的和諧度,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有所改善,同樣對組織凝聚力的提升也有著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