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四大先驅之一拉斯韋爾在《傳播的社會功能與結構》中總結了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即監(jiān)測環(huán)境、聯系社會和傳遞遺產。社會功能的劃分是從社會和公眾角度展開的,監(jiān)測環(huán)境和聯系社會的功能一般比較容易理解,在教學中基本不存在問題,同學們理解起來也都比較簡單。但是在教學中,個別同學對于傳遞遺產功能存在理解誤區(qū),具體表現為有的同學并不是能夠清楚地理解此功能的內涵。
大眾傳播的傳遞遺產功能,也被稱為教師功能,通俗講就是大眾傳播媒介的文化傳遞功能,其具體是指大眾傳播把已經建立的文化傳統(tǒng)傳遞給年輕一代,從而延續(xù)社會功能,傳播社會經驗與知識,培育社會成員共享同一的價值觀、社會規(guī)范。大眾傳播媒介的文化傳承功能一方面指媒介充當了各類教育的輔助功能,一定程度來講起到教師作用;另一方面指媒介在日常報道中起到的傳承文化的作用。
以當前大眾傳播內容來看,包括電影、電視、廣告、新聞等,通過內容的生產,起到社會價值及倫理規(guī)范的共享和強制遵守作用。以央視電視文化節(jié)目為例,近年來經典節(jié)目無不體現這一點,如《詩畫中國》、《典籍里的中國》、《國家寶藏》等電視文化節(jié)目,以高科技+傳統(tǒng)文化的形式,能夠起到很好的文化傳承、樹立文化自信的作用。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強大是精神指引,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精神力量,關乎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內容。“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大眾傳播媒介的文化傳承功能,能夠進一步對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起到一定的傳承作用,尤其對于維系社會情感、共享社會價值,對于在新時代維系社會規(guī)范起到很好的作用,新時代的文化傳承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從這一點來講,大眾傳播的遺產傳遞功能顯得義不容辭。 |